从大年头二至大年头七,国家天然博物馆每日推出一个非遗领会项目,约150组家庭来到博物馆,感触科学与文明的磕碰。
“我想问一下我们,玉石与宝石有什么不一样?”活动中,国家天然博物馆科普教育部教师王珊以“科普小讲堂”热场。观众一番热烈地评论往后,她揭晓答案:“宝石有固定晶型,玉石没有。从外观上看,宝石更灿烂,玉石更温润。”随后,玉雕大师张玉成上台,展现了几件自己的佳作——巴掌巨细的玉石上,雕刻了猫、蝴蝶、寿桃等造型,取“耄耋”之意,这件著作的姓名是“美好终身”……
饱了眼福,还能领会玉雕打磨。“磨玉便是要先磨人,你必须有耐性,才干有所成果。”张玉成俯下身子,手把手演示。观众赵奕鹏领会后,深有感触地说:“自己上手试一试,能更逼真地领会匠人匠心。”
新年期间,观众还可近距离观摩北派标本制造教师的精深技艺,亲手制造一件标本;在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带领下,拓印狼鳍鱼等化石的细节等。
初二至初七,国家天然博物馆每日推出一个非遗领会项目。本报记者程功 摄从大年头二至大年头七,国家天然博物馆每日推出一个非遗领会项目,约150组家庭来到博物馆,感触科学与文明的磕碰。观众赵奕鹏领会后,深有感触地说:“自己上手试一试,能更逼真地领会匠人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