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凌晨下了一场小雨,但是依然没能浇灭大家的换物热情,很多铁杆粉丝纷纷赶到换物节现场,抢占有利地形铺开地摊开始吆喝了。因为今天的换物节现场有互换手工艺品的专场,很多民间艺人都带来了自己的宝贝,让大家大开眼界。十字绣、根雕、石雕、贝雕、布艺作品……很多作品都是读者专门为换物节准备的。
姜化亭先生专门开车带来了自己亲手制作的根雕,有石榴木制作的笔筒、有青檀制作的观音像、有白杨树根制作的奔马……个个活灵活现。
“我相中您雕刻的笔筒了,能不能给我一对啊?”一位女士拿着姜先生雕刻的笔筒爱不释手。
“您用树根雕刻的大熊猫能不能带来给大家都看看?”一位读者看到姜先生照相机里面还存着很多根雕精品的照片,也纷纷预约,希望能在下一届换物节现场见到这些宝贝。
姜先生看到我们自己所带来的100多件作品都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和喜爱,心里乐开了花,他笑呵呵地跟大家一一分享自己的心得,“这些作品大多数都算是我的‘小孩子’啦,个个都是宝贝疙瘩。人家说朽木不可雕也,可是我却认为越朽的木头越能够雕刻出精品来。”
旁边一位精于十字绣的女士和记者说:“我听说前几次有大姐带来了绣了两年的十字绣精品,我也带来了几幅作品,希望我们大家喜欢。”
来参加换物节特别爱心行动“互换智慧”的读者也不少,他们都表示愿意作为生活日报的志愿者,对特困家庭的小朋友进行帮助。
“他们的经济条件不允许请家教,但是他们有好学之心,我们愿意助他们一臂之力。”来自山东师范大学研究生青年志愿者协会的阚志伟和杨化美要求为特困家庭的小朋友献爱心。
本报提示警醒我们注意,本报换物节特别爱心行动“智慧互换”是完全免费的公益活动,不收取费用。低保户、特困户、下岗职工的孩子若需要免费功课辅导,都可以报上自己的姓名去参加。孩子们亲手制作的小工艺品,例如一幅稚嫩的画、一串千纸鹤,都可以拿来换需要的辅导。如果热心读者愿意作为本报的志愿者给特困家庭的孩子无偿提供家教,都可以在换物节现场报名,或者拨打本报热线(全省市话收费)报上自己的姓名去参加爱心行动。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一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有关规定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