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友故友张国政,生前是一位默默耕耘、低沉前行的画家。1953年出世的他,自小受家庭熏陶喜爱上了书画艺术。张国政的父亲原为南京某银行行长,后来回到了客籍扬州作业。文武双全的张父写得一手好字,书写刻钢版也是拿手好戏。更为令人叫绝的是,老先生还有一手扎动物风筝的绝技,他彩绘的老鹰、凤凰风筝形象传神、绘声绘色。当年老先生常在解放桥、跃进桥、徐凝门桥上放飞风筝,引来许多路人驻足观看。
我和国政是搭档。他是1972年分到扬州瓷厂的,我则是1976年9月份来的厂。其实在我未到扬州之前,就听在扬州瓷厂实习的同学讲过张国政,说别人很好,和蔼、谦让,和蔼可亲,事务能力强,自学书画颇有效果。后来,我与他有了近间隔触摸后,发现国政正如同学们说的那样。听说他刚进厂是分在窑务车间,由于和扬州市国画院的李圣和先生学画,厂领导将他调到试验室,从事造型规划作业。我从事的是陶瓷彩绘,他是造型规划,咱们是前、后道工序的联系,作业相关拉近了我俩的间隔,不久就成了好朋友。
国政十分勤勉,专心专攻画事,从不松懈。他简直每天都提早几十分钟到厂,提笔临写正楷。午休和下班后他又操练国画,是小适意的那种,按着圣和先生的路子走。多少年如一日,闲时不打牌,不谈天,将一切的业余时间用在画事上,节假日还要去圣和先生家上课。他两耳不闻窗外事,专心专习字和画。国政曾随从中央美院下放到扬州工艺美术研究所的张世椿教授学过雕塑,这对他今后规划工艺陈设瓷大有益处。1980年唐代高僧鉴真大师坐像从日本回扬州省亲,市政府下达我厂出产一批釉下青花香炉的使命。国政规划的香炉造型,我规划的青花贴花纸图画,遭到有关领导的表彰。其时扬州掀起了“鉴真热”,我厂又及时出产了一批鉴真站像、坐像,造型都是国政规划的,彩绘方面我去大明寺请教了能勤法师。
国政尊重别人,也尊重我,咱们成了好朋友后,他常常约请我到他广陵路牛背井5号的老房子里去玩。旧宅虽小,但仍见扬州旧人家很浓的文明气氛。墙上挂的是他父亲亲手制造制作的几张风筝,不大的当地还要挤出一席空位放画案。书画著作、笔墨纸砚,见缝插针摆放。我每次去,不是看国政画画,便是赏识圣和先生的著作。
国政还自动热心地带我去国画院拜见过李圣和先生,李先生令人赏心悦目的小适意月季,构图、设色高雅,落款用小楷书写的诗文,如虎添翼。
国政后来在黄金坝购得了新居,有一次他来电话,说近来画了批大著作,四尺、六尺的整张,都是工笔画。我赶忙赶了曩昔赏识,真是让我耳目一新,想不到国政获得这样令人惊喜的效果,替他快乐之余,我用手机拍了相片,在手机里保藏了。
天不假年,国政早逝,才64岁,关于画家来说,正是创造的黄金年纪。假如多给国政些年岁,不知道他还要创造多少精品力作出来。